<menuitem id="qw9ty"><i id="qw9ty"></i></menuitem>
      • <sup id="qw9ty"><rp id="qw9ty"></rp></sup>
        <dfn id="qw9ty"></dfn>
        加入收藏 在線留言 聯系我們
        關注微信
        手機掃一掃 立刻聯系商家
        全國服務熱線18030129916
        公司新聞
        人形機器人進軍職場,福兮禍兮?
        發布時間: 2024-11-25 11:52 更新時間: 2024-12-20 13:30
        觀看人形機器人進軍職場,福兮禍兮?視頻

        “相比進工廠守著枯燥的流水線,年輕人更愛自由靈活的職業。”昨天舉行的寶山·智能機器人產業大會現場,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點出眼下制造業面臨的共性問題——人才缺口。

        此言不虛。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此前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至2025年,中國制造業10個重點領域人才缺口近3000萬,缺口率達48%。

        一邊是制造業企業招工難,另一邊則是年輕人即便風吹日曬也不愿進廠。兩方的需求如何才能對接上?人形機器人(仿生人)的加速到來,或許有望帶來轉機。

        不少與會專家預判,快明年下半年,工業機器人領域有望迎來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那些危險系數較高、工作環境相對較差的特種崗位或許將被機器人取代。新一代技術工人將借此契機轉向機器人調度、解決方案等知識復合型崗位,并從重復枯燥的基礎工作中“解套”。

        進廠打工,會后空翻不如干活穩定

        引領智能制造趨勢的上海,不缺24小時駐守崗位的工業機器人。在此背景下,為何智能工廠還需要人形機器人?

        上海開普勒機器人有限公司CEO胡德波解釋,傳統工業機器人擅長點對點的往復性動作,一旦涉及不同場景的適應以及不同動作的銜接就變得難以勝任。以倉儲物流場景為例,倘若需要機器人先定位到貨柜,再將物品從貨柜中取出,終將目標物品放至傳送帶或自動導運小車時,這道考題對于傳統工業機器人來說便“超綱”了。

        “充分發揮人形機器人的柔性優勢,進入傳統工業機器人未能覆蓋的工作場景,這是人形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價值。”胡德波認為,人形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是一種共生關系。

        胡德波預判,明年或將成為智能制造、倉儲物流領域人形機器人的“大考之年”。國內物流巨頭的倉庫里已有不少人形機器人參與實訓,并積累各項數據,目前已能承擔搬運標準箱這類基礎工作,接下來還將不斷提升作業流暢度、動作銜接度等。

        眼下,開普勒正積極與工業制造和倉儲物流等行業巨頭推進合作,同時也在探索高溫輻射、粉塵噪音等特種場景,緩解部分崗位“后繼無人”的壓力。

        在業界專家看來,人形機器人的上半場競逐偏向人類基礎運動能力的模仿,包括負重奔跑、后空翻等各類花活兒不斷涌現;下半場的比拼則更重在與應用場景的適配,高可靠、高安全、易管理、低成本等將成為其實現工業規模化應用的關鍵。

        一機多用,人形機器人能否規劃路線

        物流、汽車制造、冶金,正成為人形機器人意向訂單較集中的行業。以宇樹為例,其正與吉利汽車共同研發人形機器人在汽車裝配產線的應用。

        王興興感慨,雖然市場需求正旺,但泛用性差依然是制約人形機器人規模化應用的難題。他進一步解釋,面臨激烈的產業競爭,企業需要不時調整優化產線,人形機器人也需要“換工位”,重新適應生產工序或流程。

        相較于只能完成限定任務的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優勢在于柔性配置,可通俗理解為“一機多用”。但從實踐來看,人形機器人距離通用性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目前,針對特殊工序、流程,工程師們仍需對人形機器人的行為單獨編程設計。從工廠生產效率角度出發,這一使用模式顯然不合邏輯。

        “一旦遇上突發情況,程序員不可能臨時編寫程序輸入給機器人,再讓其執行操作。”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華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何積豐認為,人形機器人要能夠對隨機信息進行接收和理解,同時還要能感知周邊的作業環境。譬如,在噪音相對復雜的環境中,人形機器人聽懂辨別人類工程師的指令,并高效流暢地找到作業對象、完成任務。

        更多時候,這背后考量的是系統協調能力。“當大量人形機器人不在固定工位上工作,如何確保它們彼此互不影響打擾?”何積豐拋出的這一現實問題拷問的是人形機器人能夠具備路線規劃能力。

        無獨有偶,業界對人形機器人的落地時間、應用場景有不同聲音。各方共識是缺乏數據依然是人形機器人能力突破的重要壁壘。對此,正積極搶抓新賽道的上海機器人產業園已布局了智算中心,積極為相關企業對接服務。寶山區相關部門也正醞釀面向人形機器人企業加大“算力券”補貼力度,夯實保障、鼓勵創新。


        聯系方式

        • 電  話:0592-6372630
        • 銷售經理:蘭順長
        • 手  機:18030129916
        • 微  信:1803012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