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qw9ty"><i id="qw9ty"></i></menuitem>
      • <sup id="qw9ty"><rp id="qw9ty"></rp></sup>
        <dfn id="qw9ty"></dfn>
        加入收藏 在線留言 聯系我們
        關注微信
        手機掃一掃 立刻聯系商家
        全國服務熱線18030129916
        公司新聞
        工業大省2024年加速跑 劍指先進制造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發布時間: 2024-02-18 08:43 更新時間: 2025-01-08 13:30
        觀看工業大省2024年加速跑 劍指先進制造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視頻

        近期,省級兩會密集召開,各地曬出2023年“成績單”,敲定2024年“任務書”,釋放出拼經濟穩增長和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信號。展望2024年,越來越多經濟大省將推進新一輪建設“制造強省”。與此同時,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也為發展海洋經濟明確新目標。

        近日,省級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工業大省陸續發布2023年度工業運行數據,前10大工業省份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福建、河北、安徽、四川、河南、湖北工業生產全部實現同比增長,其中8個省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國整體增速,江蘇、山東、安徽等省份的增速超過了7%。廣東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繼續穩坐工業大省的位置,工業投資連續3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進入2024年,廣東、浙江、山東、福建等工業大省積極部署,著力推動企業增產增效,穩鏈強鏈延鏈,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力促一季度工業生產“開門穩”,推動全年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廣東繼續穩坐

        “2023年,10個工業大省生產全部實現同比增長,其中8個省份增速高于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整體增速,江蘇、山東、安徽等省份的增速超過了7%。”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10個工業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

        從產業規模上看,廣東繼續保持了工業大省的位置,2023年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初步測算超過18萬億元,約占全國八分之一;全省規上工業企業超7.1萬家,約占全國的七分之一,數量居。

        其中,2023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年實現全國城市“雙”,繼續坐穩中國“工業大市”的地位。佛山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成為廣東第二個、全國第四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的城市。

        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看,2023年,江蘇、浙江、山東、四川、湖北、河北、安徽、河南等工業大省的增速均高于全國增速。其中,江蘇、山東、安徽三省增速超過7%。

        具體來看,江蘇聚焦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建設,2023年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6%,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勢向好。

        安徽則大力開拓“4+10”萬千億產業版圖,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5%。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2%,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70.3%。

        山東把工業經濟作為頭號工程,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梯次培育行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8%。

        與此同時,不少工業大省在開年之際,進一步謀定2024年工業經濟增長目標:廣東力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浙江明確把工業穩產增效放在重要位置,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河南預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河北預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左右。

        日前,浙江省經信廳召開全省工業經濟開門紅開門好開門旺工作動員部署會,明確要保障春節期間“不停產”企業、推動春節后企業復產達產、狠抓一季度生產增量賬單等多項舉措,為全年“穩、進、立”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福建近日出臺六項措施,從鼓勵企業增產增效、加大工業項目建設和招引力度等方面進一步促進全省工業穩定增長,實現一季度“開門穩”。

        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關兵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工業大省工業基礎雄厚,創新資源豐富,數字經濟發展,具有穩增長的產業基礎和要素保障能力。2024年,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工業大省仍然肩負穩定工業增長的重要任務。

        “隨著產業發展生態持續優化,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提速,傳統新興雙輪驅動推動增長動能轉換,將支撐工業經濟穩步增長,預計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左右。”關兵表示,下一步各工業大省要加快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揮好工業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

        多地發力“新質生產力”

        在工業大省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質生產力”成為熱門關鍵詞。多省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將錨定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聚焦以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培育強勁新動能。

        其中,廣東、江蘇、浙江、河北、四川等工業大省相繼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廣東提出,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江蘇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打造“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浙江提出,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一鏈一策”推動新興產業提質擴量;四川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河北提出,搶占未來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關兵表示,工業大省創新資源較為豐富,高度重視產業創新。未來這些省份在持續加大基礎研究的同時,要重點聚焦市場需求和產業應用環節,強化靶向應用研發,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創新,在激發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目前,傳統產業占整個工業比重在80%左右,新興產業比重仍然相對較小。應支持各地順應技術趨勢和產業規律,積極布局新能源、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同時,要引導各地因地制宜,堅持差異化發展,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關兵說。

        與此同時,部分省份也已經開始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有了具體布局。例如,山西提出,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和未來產業布局發展;遼寧提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著力推進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云南提出,布局發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

        “觀察新舊經濟發展動能,我們可以看到新舊動能之間的接續轉換過程是平穩而順暢的。”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許多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這是長期堅持轉型升級的結果,是要素效率的提升和結構調整的努力,為新增長點的誕生創造了良好條件。當前新增長點的“生態環境”非常有利。例如,我國在“新三樣”產品的出口上全球,同時許多重點工業產品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態勢。“對于一個工業產品來說,持續的兩位數增長不僅表明了其強大的市場需求,還反映了我國強大的生產供給能力。目前多地密集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政策支持、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支持下,新增長點的鞏固性和可持續性在未來是值得期待的。”


        聯系方式

        • 電  話:0592-6372630
        • 銷售經理:蘭順長
        • 手  機:18030129916
        • 微  信:18030129916